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好书推荐

2022年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选介

发布日期:2022-12-09        点击率:        字体大小:        




书名:许渊冲百岁自述

作者:许渊冲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ISBN:978-7-5075-5211-9

主题分类:翻译家-回忆录-中国-当代

内容简介:《许渊冲百岁自述》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许渊冲的成长经历, 展示了许渊冲是如何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翻译大家。全书分“活水源头”“西南联大”“留学法国”“翻译人生”四个篇章分别讲述许渊冲在家乡江西南昌的读书生活、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求学岁月、在法国巴黎的留学往事以及回国之后的翻译工作情况, 重点记录了作者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的学术与人生经历, 追缅了冯友兰、陈寅恪、闻一多、吴宓、朱自清、叶公超、钱锺书、卞之琳等名师大家风采, 书写了杨振宁、朱光亚、何兆武那一带联大人的家国理想与激扬青春。


书名: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作者:(美) 大卫·哈克特·费舍尔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4101-8

主题分类:价格-经济史-世界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以价格为切入角度的世界史。作者考察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维多利亚时期到20世纪的近八百年有详细价格记录的历史, 认为从12世纪开始, 发生了四场价格革命。这不是一种周期循环的模式。价格革命并没有固定和规律的周期频率, 有的短至八十年, 有的长达一百八十年。它们的持续时间、速度、量级和冲击力各不相同。但这些长期动态也有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它们全都呈现出波状结构, 经历了五个阶段: 高度繁荣时段的缓慢启动, 暴涨和下跌的时期, 觉察和体制化的时期, 不平衡和不稳定加剧的时期, 以及最终的大危机时期。



书名:一个人最后的旅程

作者:(日)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21269-4

主题分类:养老-研究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通过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和思考, 得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规划方案, 其针对的是希望临终前能有完善规划的人, 同时也写给那些想要让家人走得安稳的子女们。作者在分析了老后居家看护医疗状况以及多位临终者的实际案例后, 主张即使没有亲友, 或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 也能选择一个人居家养老临终, 有尊严并安心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本书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一个人居家养老, 是一本实用的晚年居家养老规划书, 对于同日本一样越来越为老龄化问题所困扰的中国来说, 这是一部直击社会痛点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建设性作品, 对于政府规划层面, 也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书名:中美相遇:大国外交与晚清兴衰(1784-1911)

作者:王元崇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410-1

主题分类:中美关系-国际关系史-1784-1911

内容简介: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派出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帆船,满载对财富的渴望和对东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国;一百多年后,大清轰然崩溃,而美国却在通向霸权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个多世纪的相望、相遇与相撞背后,

是中国逐渐认清世界,并蹒跚追赶时代脚步的历程。双方的此消彼长,正是两个世界、两个时代交错的侧影。中美两国并不接壤,但自1784年以来却从未分开。从东印度公司贩茶至美,到广州民妇命丧珠江,从蒲安臣使团到幼童留美,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历史学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贸易、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往与互动,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天朝”与“外夷”、传统与现代的激烈冲突之中,解读进步与保守、开放与封闭的复杂博弈,还原中国走向近代化与国际化的艰辛之旅;打破线性历史观的陈腐教条,重新审视今日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关系。“若说这是一则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却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崭新无比。”





书名: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自传

作者:常书鸿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6395-5

主题分类:画家-自传-中国-现代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结缘敦煌、保护敦煌的传奇经历。他以亲切质朴的笔触, 极具深情地回忆了一生的坎坷经历, 包括巴黎留学十年邂逅敦煌的心路历程、回国七年才得以奔赴敦煌的波折无奈、五十年里舍身保护敦煌的急切呼吁与艰苦奋早。各章中间嵌人常书鸿各时期的创作与感想, 使人能细致了解他当时的思想与心境。文前彩页全部系常书鸿不同时期创作的与敦煌有关的画作, 使人可以直观感受敦煌四时之美。文中彩页全部系常书鸿女儿常沙娜临摹的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 使人直观感受不同时期敦煌壁画之特点, 领略其丰姿。“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舍命也得保护它。不管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对于敦煌艺术的使命感, 使常书鸿度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 终其一生, 坚守初心。这本自传不仅是常书鸿一生奋斗的记录, 更是一本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见证, 还是敦煌文化的普及读本, 面对困难人生不妥协的励志模本。



书名:1937, 延安对话

作者:(美) 托马斯·亚瑟·毕森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6012-9

主题分类:纪实文学-美国-现代

内容简介:八十多年前, 美国青年学者毕森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悄悄奔赴延安, 利用很短的时间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撰写了《1937, 延安对话》, 并为他们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力量所感召, 从此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者。毕森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理想光芒, 相当于一部小型的“红星照耀中国”, 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作者以笔记的形式对自己于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真实记录, 通过亲眼见证中国革命实践的西方学者的角度, 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 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党史空白。